【参赛资格】
一、身体要求
1.越野赛具有较大强度和风险,选手作为个人健康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在报名参赛前认真评估自身身体条件、健康状况、运动能力,秉持安全为先,健康参赛原则;
2.赛事报名时,组委会不对14~65周岁间的成人选手做额外的赛事体检报告审查。选手报名即代表自甘风险、对规则无异议、对自身行为负责,特别是自愿承担不正确评估身体健康状况、运动能力、甚至隐瞒健康状况可能导致的一切法律和经济责任;
3.领取参赛物品时,请按照组委会要求,提交参赛者本人签署的《健康安全责任承诺书》。赛前请保持良好的睡眠及健康饮食,健康参赛,安全回家
4.包含但不限于以下疾病或状况者不宜参赛(请选手在有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
(1)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2)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3)心肌炎和其它心脏病患者;
(4)冠状动脉病患者,及严重心律不齐、窦性心律不齐患者;
(5)血糖过高或过低的糖尿病患者;
(6)慢性肺部疾病、慢性肝脏、肾脏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患者;
(7)维持性透析患者;
(8)免疫功能缺陷;
(9)肥胖(体质指数,即BMI≥30);
(10)重度吸烟者;
(11)孕妇;
(12)比赛日前两周内患过感冒;
(13)感染性疾病(包括但不限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未痊愈者,或痊愈后不满30天者;
(14)赛前一晚大量饮酒或睡眠不足;
(15)精神障碍或间歇性精神障碍;
(16)其它不适宜运动的疾病患者。
二、资格与年龄要求
本次比赛是一项长距离越野赛,参照中国登山协会《山地越野跑竞赛规则》相关规定和本届比赛竞赛规程执行。参赛者应身心健康,有长期参加越野跑步训练的基础或与比赛要求相匹配的比赛经历。根据中登协最新规定,参赛者还需满足以下具体要求:
1.报名参加40公里组:提供一年内至少一场20公里以上越野或一场半程马拉松线下赛的完赛证明;
2.报名参加30公里组:提供一年内至少一场20公里以上越野或一场半程马拉松线下赛的完赛证明;
3.报名参加12公里组:需经常性进行室外运动,具备完成比赛的运动水平和身体条件;
4.参赛运动员要求身体健康,无高血压、心脏病史及妨碍剧烈运动的其他疾病(报到时必须出具一年内县级以上医院的健康证明,检查心电图);
5.一年内参加过相应组别越野跑比赛并完赛者可免体检证明和心电图;
6.40公里和30公里组别比赛当年年龄须在18周岁以上(2007年12月31日前出生)。12公里组别比赛当年年龄须在14周岁(2011年12月31日前出生)以上,65周岁以上选手报名需单独联系官方小助理,完成线下审核后再填报报名信息,且需直系亲属签署同意参赛函;
7.满足以上各组别条件方可报名,以欺骗方式获取报名资格的,组委会将取消其参赛资格;参赛名额不得转让,违反规定的,组委会将取消转让者和替跑选手的参赛资格、比赛成绩;
【赛事报名】
一、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3月10日24点,报满即止
二、报名费用:
男子:Itra 750分(含)以上提供免费名额。
女子:Itra 600分(含)以上提供免费名额。
【退费政策】
1.2025年2月1日0点之前可申请退费100%。
2.2025年2月1日至3月1日可申请退费50%。
3.2025年3月1日之后不可退费。
【强制装备】
(一)重要声明。因本次比赛山体部分路线均为可通行车辆的机耕路防火道,安全系数极高,是一场特别适合用于马拉松选手向越野选手过渡的赛事,故除号码布、赛事手环、计时芯片和可通信手机为强制装备外,其余均为建议装备。
特别约定
1.组委会将以赛事和选手安全为准绳,有可能在赛事发布后至赛事结束前更改(包括但不限于赛道、站点、日程安排等)赛事信息,一切以赛前/赛时最新发布为准;
2.因不可抗力(包括但不限于极端天气、战争、疾病、政府强制措施等),赛事组委会有权推迟或终止赛事(含赛事熔断);
3.组委会有权对选手各种违规行为进行判罚、处罚;
4.当组委会因各类原因,导致赛事取消、延期,及赛事依照“熔断”机制终止,退赛处置方式以最新发布的公告为准。
(二)强制装备及判罚
【竞赛办法】
(一)检录须知
1.检录区的工作人员将根据发枪批次对参赛选手的身份证明(号码布、赛事手环)进行检录,告知安全事项,建议参赛选手在所参与组别赛事开赛前45分钟到达指定区域;
2.根据有关单位要求,凡检录或赛事期间携带火种,或经查实存在赛事期间抽烟、违规用火行为的,将被直接取消比赛资格或成绩。
(二)起跑安排
1.采用分批次发枪起跑形式;
2.3月30日8时,40公里组和30公里组起跑;3月30日8:30时12公里组起跑。
3.如果参赛选手无效起跑(跨批次出发、本批次发枪15分钟后出发、未经过检录区、未从待跑区出发等),不会被叫停,裁判将在赛后取消其参赛成绩,并有可能追加处罚。
(三)计时规则
1.参赛者的参赛号码由组委会统一编发。本次比赛采用一次性计时芯片,不收取芯片押金,赛后不回收,计时芯片将在参赛选手签到领物时与号码布等参赛物品同时发放;
2.本次比赛所有项目组别均采用芯片感应计时办法,计时芯片是记录个人成绩的终端设备,请务必将含有计时芯片的号码布(大)佩戴在身体正前方醒目位置,确保比赛中任何时间清晰可见;
3.本次比赛在起点、各组别计时打卡点(CP点)和终点设有芯片感应计时地毯或芯片感应手持机,参赛选手在抵达计时打卡点(CP点)应主动配合计时裁判进行进站打卡。
(1)选手在比赛过程中,须依次通过所有计时打卡点并完成打卡,成绩方可有效。在关门时间内完成比赛但因个人原因缺少任何一个计时打卡点的成绩,将取消成绩、不予排名,并无法生成完赛凭证且无法领取完赛奖品,赛后亦无完赛证书;
(2)如有成绩缺失情况发生,参赛选手可提出补填申请,申请时,选手须提供缺失成绩的有效举证(如打卡点或临时打卡点拍照证明、轨迹证明等)。举证时间为赛事总关门时间后48小时内,超过48小时后组委会将不再接受缺失成绩补填申请。经裁判组判定认可,组委会将补填缺失成绩。
(四)成绩规则
1.完赛可获得个人完赛证书、战队完赛证书(若参与战队)。
2.个人成绩:
本次比赛各组别前3名按枪声成绩计算排名,其余名次以净时成绩排名;
参赛选手需在本组别出发指令发出后15分钟内出发,超过15分钟未有效出发的选手,将视为退赛(DNS)。
3.战队成绩:
根据所有同组别选手净时成绩之和排名(4人成团且至少包含1名女性),未完赛以及被关门选手以该组别关门时间计算。
(五)关门规则
1.为保证参赛选手的比赛安全,比赛期间各赛段设置了关门时间。到了关门时间,相应站点各项工作关闭,未在关门时间内通过或到达指定地点的选手将被强制退出比赛,并须在最近的打卡点等候收容;
2.各站点将在信息栏(及赛前)公布最新版本通知信息;
3.被关门选手将被强制退赛,并须到最近的关门站点搭乘收容车至终点;
4.关门时间可能会因天气、延迟出发等因素进行临时调整,组委会有权终止比赛或修改各站点的关门时间,参赛选手须服从工作人员管理;
5.收容车将按行进轨迹依次接驳,考虑收容人数和路况等因素,各关门站点的等候时间预估在1小时内。
(六)退赛规则
1.晚于规定出发时间15分钟以上,仍未完成检录、经过起点(计时设备)的选手视为退赛(DNS);
2.在起终点、赛道中被抽查发现未按要求携带强制装备,或违规携带火种、违规用火的选手将按照规定判罚乃至被强制退赛;
3.拒绝接受强制装备检查或未通过强制装备检查的选手将按照规定判罚乃至被强制退赛;
4.选手不得在站点外的区域擅自退赛(因身体不适、受伤等无法继续参赛者除外);
5.选手必须在各站点关门时间前完成打卡,超时未打卡者,将被强制退赛或视为退赛;
6.在两个站点之间决定退赛的选手,必须前往距离最近的站点办理退赛(速度较慢的选手如果需要返回上一个站点退赛,需要考虑站点是否已经关门撤场或及时联系组委会);
7.医疗及救援人员有权根据选手状态强制要求选手退出比赛;
8.站点裁判有权就站点负责人或监察汇报的选手个人不良行为进行判罚乃至强制要求选手退出比赛;
9.已退赛选手,必须允许工作人员在其号码布指定区域做相应标识、修改GPS显示信息;
10.退赛选手需在指定地点等候收容车,未获工作人员许可不得擅自离开。
(七)选手准则
1.始终奉行和遵守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2.完全了解、理解并遵守竞赛规则,不做任何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和竞赛规则的行为;
3.尊重志愿者以及工作人员,听从组委会的相关安排,服从裁判判罚;
4.对自己和他人安全负责,在通过难度、涉险赛道时有序排队,仅在安全赛道超越他人,相互照顾;
5.不在补给站以外的赛道上睡觉,避免被误以为需要紧急救助;
6.奉行环保理念,减少使用一次性物料,不在规定范围以外丢扔垃圾;
7.不使用不文明语言,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政治、宗教和种族宣传。
【竞赛保障】
(一)参赛包寄存服务
1.比赛起点为所有选手提供参赛包寄存服务,选手可在终点领回自己寄存的参赛包;
2.建议选手使用组委会统一发放的参赛包进行寄存;
3.选手存参赛包时必须将参赛包存包贴牢固地固定在参赛包包绳上,同时出示对应的号码布以便组委会做存包标记;
4.选手回到终点后需凭号码布领取寄存的参赛包;
5.参赛包内不允许存放贵重物品以及易碎、易燃、易爆物品。
(二)赛道说明
1.组委会将在赛前通过赛事官方公众号上传电子版赛道轨迹,参赛选手可根据参赛组别自行下载;
2.组委会将使用丝带、刀旗、反光贴、频闪灯、指示牌、展架等相关物料在赛道上布置路标;
3.参赛选手需沿赛道标识行进,在比赛过程中若超过米没有发现赛道标识,选手须通过手机中预存的轨迹核实自己是否在正确的路线中,若偏离路线须原路折返至有赛道标识的正确位置;
4.选手在赛道行进过程中不得走捷径。非官方公布赛道上的路径是未经安全确认的,易发生危险且不利于救援。组委会可能在存在捷径的对应位置设置临时计时点;
5.组委会保留调整赛事各个组别赛道、关门时间等的权利。
(三)站点补给
1.组委会在赛道沿途设置各类站点。站点仅为正确佩戴号码布及参赛手环的选手提供补给、医疗等服务;
2.不同等级的站点具备不同功能,选手需根据站点信息、比赛当天天气情况以及自身能力判断,自行携带充足的水和补给品,以确保安全顺利到达下一个补给站。
3.补给信息
4.补给站数据信息
5.补给补充规则
参赛选手必须自行完成赛事,比赛期间不准有任何非参赛选手陪伴、助力(紧急情况向组委会求助或求救除外);在补给、强制装备方面能够实现2个补给站点间的自给自足,并且能够应对意外情况或突发问题(恶劣天气、身体问题、受伤等);参赛者只可在站点接受自行安排的支持队友的协助;除非遭遇紧急情况,否则在站点以外的其它地点,不得接受任何组织、个人的任何形式支持和帮助;参赛选手在沿途商店、餐厅、农户、流动摊贩、自动售卖机购买饮料和食物的行为不受规则限制。
(五)医疗救援
1.组委会将根据比赛路线和赛事规模,组建由城市救援力量、救护车、定点医疗救护团队(补给站)、山地救援团队、医疗急救跑者等组成的赛事医疗与救援保障体系:
赛会将建立医疗救护指挥大厅,全权统筹协调所有医疗救护资源;
定点医疗救护团队由医生、护士、医疗志愿者组成,负责对起终点、站点及赛道上的医疗需求进行响应,且将在紧急情况下向定点医疗单位转运;
山地救援团队由专业救援人员组成,并配置救援车辆,负责对赛道固定救援点位及重点赛段的救援需求进行响应;
赛道各赛段配有医疗急救跑者,负责赛道流动医疗保障工作。
2.所有医疗人员、救援人员将统一佩戴证件,并配备必要的医疗用品、救援装备;医疗急救跑者均持有医师资格证或AHA急救证书。
3.所有赛事官方医疗人员、救援人员均有权:在认定某位参赛选手因身体状况不适合继续比赛时,强制要求选手退赛;以任何方式协助选手脱离险境;指导参赛选手接受更适合其需要的医疗救治。
4.选手必须确保:
在受到官方医疗或救援人员询问身体状况时,必须暂停比赛配合询查;
参赛选手如有受伤或不适,可至站点寻求医疗帮助、直接向组委会求助或求救,或让他人告知赛事官方医疗、救援人员,特殊情况下可直接拨打城市救援电话;
选手应在赛前将号码布背面的个人应急信息填写完整,如血型、紧急联系人等。赛时若有救援需求,可拨打号码布背面的救援电话,组委会将对选手状况进行判定并提供必要的救援协助;
选手一旦向组委会请求救援,如官方医疗、救援人员判定选手因健康问题无法继续参赛,被救援者必须无条件接受该决定;
选手需知晓组委会收到求救信息后到达施救地点需要一定时间,在此期间,选手安全取决于选手随身携带的物品是否充足有效。
5.参赛者在比赛过程中因服用兴奋剂或其它违禁药品,造成的一切法律责任及不良后果(包括但不限于取消比赛成绩、身体损伤甚至死亡、医疗救治费用、误工损失、伤残赔偿或补偿、死亡赔偿金等)均由参赛者自行承担。
(六)收容车安排
赛事将优先在设有关门时间的站点(关门站点)安排收容车辆。在非关门站点,组委会会尽快安排车辆前往并将选手摆渡至设有收容车的关门站点。
(七)有关保险
1.组委会将购买公众责任险(含猝死、中暑),并为所有参赛选手、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购买比赛/工作/服务期间保险(具体险种、保险金额以投保单为准);
2.因参赛选手报名信息填写不全、不准确或不真实造成无法购买保险或者保险无法理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不允许参赛、无法获得保险理赔等)均由参赛选手自负;
3.参赛选手参赛期间若由于自身原因(包括但不限于自身有慢性疾病、隐性疾病、身体承受力不足等原因)所导致的身体不适及引发相关疾病、症状的(包括但不限于中暑、昏厥、猝死等),若最终被保险公司认定不属于理赔范围,则由此产生的一切全部法律责任及不良后果(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救治费用、误工损失、伤残赔偿或补偿、死亡赔偿金、陪护人员劳务等)均由参赛选手自行承担;
4.选手如有特殊需要,请自行购买合适的补充保险;
5.组委会在比赛期间提供免费的、仅限于现场可以采取的、急救性质的医疗救援。如选手需转至医院进一步接受后续治疗,所发生的相关费用组委会概不负责(组委会可协助提供必要的资料信息对接辅助),参赛选手可与医院结算后向保险公司申请索赔或自行与保险公司进行协商;
(八)环保倡议
1.为践行环保理念、减少资源浪费,请选手在沿途补给站内完成补给,尽量不要将可能丢弃的补给品带出补给站;
2.建议选手随身携带小垃圾袋,用于存放在赛道行进中产生的个人垃圾,选手到达站点后弃于站点垃圾箱内。严禁在赛道上随意丢弃垃圾和个人物品;
3.组委会将于赛后回收并妥善处理所有赛事物料及产生的垃圾(包括但不限于赛道路标等)。
【风险提示】
1.越野跑运动是一项高负荷、大强度、长距离的体育运动,对参赛者身体状况有较高的要求。参赛者要充分知晓参加越野跑存在猝死、瘫痪等重大风险,并自愿承担非组委会主要责任导致不良后果的一切责任。参赛者应身体健康,有长期参加跑步锻炼的基础或参赛经历,掌握一些应对户外恶劣场景的技能,对山野保持敬畏之心;
2.在比赛中,因个人身体及其它个人原因导致的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由参赛选手自行承担责任。组委会建议所有参赛选手通过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含心电图检查),并结合检查报告进行自我评估,确认自己的身体状况能够适应越野跑运动;
3.选手应知晓参与此次越野赛事的距离、海拔、赛道难度与风险等应知应懂信息,且做好了足够的参赛和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良后果的准备;
4.对于以下情况有着完全的赛前准备:
知晓如何在无外界帮助情况下面对与应对各种困难乃至极端情况,如因寒冷、大风、雷暴、大雾、雨雪、冰雹、高温等天气情况导致失温、饥饿、脱水、中暑、受伤时如何自救;
知晓如何应对因越野跑赛道的不规则性所产生各种困难,如陡坡、泥泞、湿滑、涉水、悬崖等,选手应积极备战,赛时集中注意力去观察并安全地通过涉险赛段;
知晓在独自一人的情况下如何应对由于长时间运动所带来的极度疲劳、肠胃问题、肌肉与关节疼痛、精神紧张甚至产生幻觉,以及其它病痛而可能导致的生理与心理问题。时刻判断自身状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必要时终止比赛;
知晓对于在野外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并根据个人的能力与状态提前有所准备,组委会亦会提供能力范围内的救助;
知晓参加越野赛,最终目标是保障个人和赛会安全、安全回家。在赛会存在较大危险因素,或个人存在身体、心理等一切不适合比赛的情况时,应主动停止比赛紧急避险或向组委会求助、求救。紧急情况下,选手应懂得直接拨打110、119、120等急救电话寻求帮助;
5.凡报名成功的参赛者均视为完全理解并认同赛事规则,充分了解参赛面临的一切风险和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愿意自甘风险。
【赛事奖励】
1.个人赛名次奖
注:各组别前3名以枪声成绩排名,并颁发奖杯1座,其余以净成绩排名。
2.战队赛名次奖
注:战队赛以全体战队成员净成绩之和计算排名,未完赛以及被关门选手以该组别关门时间计算。
3.胶夷马拉松联赛奖励设置
2025威海千里海岸山海跑将以赛中赛形式加入胶夷马拉松联赛,40公里组别按照全程马拉松计算积分,30公里组别按照半程马拉松计算积分。战队所得积分将会参与瓜分年终排名35万元总现金奖励。
奖金发放
4.1.威海千里海岸山海跑:现场不发放奖金,所有获奖选手的成绩在赛事官方网站公式10日后,如无异议后再通过running统一发放;如查实存在违反竞赛有关规定的,将取消其成绩和名次,但其它参赛人员名次不进行递补。上述奖金为税前奖金,组委会发放奖金前将代扣代缴20%的个人所得税;
5.2.胶夷马拉松联赛奖金:Running派APP后台将根据团队中队员个人年度所得总积分进行百分比换算,年度奖金发放将根据战队个人最终获得总积分,进行按比例分配,单场赛事根据战队个人最终获得总积分进行按比例分配。公示期结束后将根据公示最终结果发放派币至Running派个人后台,选手可提现,亦可报名赛事。
【赛事解释权】
参赛选手务必准确理解《民法典》“自甘风险”原则。
落基体育对本规则负责解释。
本次赛事最终解释权归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政府所有。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赛事信息】
赛事名称:2025威海千里海岸山海跑
主办单位:环翠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环翠区教育和体育局
运营单位:烟台落基体育有限公司
赛事时间:2025年3月30日
赛事地点:山东·威海 ·环翠区
赛事组别:40KM、30KM、12KM。比赛除个人赛外,另设战队赛玩法,同组别均可组队,每个战队需由4人组成,且至少须包含1名女性。
赛事规模:赛事规模3000人
【赛事路线】
(一)40公里组比赛线路
实际距离42.1公里,累计爬升1211米,总关门时间限定9小时,完赛选手获得2个ITRA积分(拟)。
路线说明:伴月湾海水浴场(起点)—环海路1-7号观景台—环海路辅线—伴山伴岛—环海路—迎海路—CP1—赵家夼—山东村—猫头山—CP2—恐龙湾—环海路—靖子—CP3—八卦太极塔—雕山—禁毒主题公园—北山路—古陌岭—CP4—古寨西路—卧龙山路—祥云公园—古陌岭健康主题公园—北山路—CP5—棉花山—伴月山庄路—环海路—四眼楼—CP6—海源公园—一战华工纪念馆—千舟沙滩—合庆山庄—三连岛绿地—油画小镇—伴月湾海水浴场(终点)
(二)30公里组比赛线路
实际距离32.9公里,累计爬升971米,总关门时间限定6小时,完赛选手获得1个ITRA积分(拟)。
路线说明:伴月湾海水浴场(起点)—环海路1-7号观景台—环海路辅线—伴山伴岛—环海路—迎海路—CP1—赵家夼—山东村—猫头山—CP2—恐龙湾—环海路—靖子—CP3—八卦太极塔—雕山—禁毒主题公园—北山路—CP5—棉花山—伴月山庄路—环海路—四眼楼—CP6—海源公园—一战华工纪念馆—千舟沙滩—合庆山庄—三连岛绿地—油画小镇—伴月湾海水浴场(终点)
(三)12公里组比赛线路
实际距离13.8公里,累计爬升367米,总关门时间限定2.5小时。
路线说明:伴月湾海水浴场(起点)—环海路1-7号观景台—环海路辅线—伴山伴岛—环海路—迎海路—CP1—赵家夼—棉花山—伴月山庄路—环海路—四眼楼—CP6—海源公园—一战华工纪念馆—千舟沙滩—合庆山庄—三连岛绿地—油画小镇—伴月湾海水浴场(终点)
参赛声明
(本人自愿报名参加本次赛事(以下统称"比赛"),全面了解并同意遵守由主办方对本比赛所制定的各项比赛规则、规程、规定、要求及采取的措施,并承担由于违反以上规定造成损失的全部责任。已为参加比赛做好充分准备,并确认自身身体和精神健康状况方面符合参加比赛的各项要求。
本人对参赛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和意外已作了全面、审慎的评估,并愿意自行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本人保证在参赛过程中为个人安全负责。
本人或法定代理人已认真阅读并理解上述内容,现予以确认。
参赛须知
参赛选手,应知晓并遵守如下规则:
· 此越野赛事的距离长度与风险性,且有足够的准备;
· 对于以下情况有着完全的赛前准备:
# 知晓在无外界帮助情况下如何面对与应对因高度上升而导致的各种困难,如低温、大风、雷暴、大雾、降雨等;
# 知晓在独自一人的情况下如何应对由于极度疲劳、肠胃问题、肌肉与关节疼痛以及其他病痛而可能导致的生理与心理问题。
# 知晓需对于在野外山野里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困难的预见性,并根据个人的能力与状态提前有所准备,组委会亦会提供相应的辅助帮助。
特此承诺。
赛事参赛声明
注:请所有参赛选手报名之前务必认真、仔细阅读本赛事所有赛事信息及参赛者承诺,在您提交报名信息后即被默认为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遵守本赛事规程中的一切内容并签署及提交免责声明。作为参赛选手,我本人、我的监护人、管理人、法定代理人以及任何可能代表我提起赔偿请求或诉讼的人做出以下声明:
1.我自愿参加本次比赛,我确认本人具有参加本赛事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责任能力,并且已获得监护人的同意;
2. 我确认全面理解并同意遵守主办方对本赛事所制订的各项比赛规程、规则、规定、要求及采取的措施;
3. 我确认已认真阅读了主办方对本赛事就选手参加本次赛事可能发生的一切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因参加本次比赛所可能产生的人身伤亡风险)的提示,我在此明确同意将自行承担因参加本次比赛所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和责任;
4.我承诺已通过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并结合检查报告进行自我评估,确认自己的身体状况能够适应本次比赛中的相关运动,已为参赛做好准备,承诺愿意承担参赛可能带来的一切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因参加本次比赛所可能产生的人身伤亡风险);
5.我承诺,因参加本次比赛以及参赛全过程中所发生的人身伤害、局部或永久性伤残、死亡、医疗或住院费用、财产损坏、任何形式的盗窃或财产损失等事项,由我本人承担全部责任,与主办方无关,主办方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6.我同意无偿授权组委会及其许可人在本次赛事及其他宣传活动中使用我的名字、照片、图像、声音或者肖像等任何媒体资料。
7. 我同意组委会及第三方供应商在只把我的信息用于与赛事相关的合法商业目的的情形下,把我的姓名与电子邮箱信息提供给如本届赛事的摄影师、赛事的保险公司与第三方供应商。
8. 我承诺比赛全程均由我本人参加,如若存在替跑现象,替跑人员出现任何意外、伤残、猝死等情况由我承担,不会向赛事主办方或主办单位主张任何赔偿。
特别授权:
针对在本项赛事中主办方/组委会拍摄的含有我的肖像的图片或者视频,在主办方/组委会不丑化、歪曲我形象的前提下,我授权如下:
1、同意许可主办方/组委会永久无偿使用,包括但不限于为商业宣传、生产经营、出版销售等。
2、同意主办方/组委会根据需要对带有我的肖像的照片及视频进行技术处理、修改,且无需提前告知。
参赛选手身体状况要求
本次比赛是一场高负荷、大强度的体育运动,也是一项高风险的竞技项目,对参赛者身体状况有较高的要求,参赛者应身体健康,有长期参加跑步锻炼的基础。有以下身体状况者不宜参加比赛:
1、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
2、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
3、心肌炎和其他心脏病;
4、冠状动脉病和严重心律不齐;
5、血糖过高或过低的糖尿病;
6、比赛日前2周患感冒;
7、比赛前一天大量饮酒者;
8、赛前服用含兴奋剂药物和饮品者;
9、孕妇;
10、65岁以上老人参赛需根据自己身体情况。比赛当中出现任何风险,主办方不承担责任。
11、其它不适合运动的疾病。
参赛选手身体检查报告若出现不适合跑步的基础病及慢性病时,请选手赛前及时退出比赛。
参赛过程中,因个人身体及其他个人原因导致的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由参赛选手个人承担责任。
选手本人是个人健康安全第一责任人,请选手认真评估自身身体健康状况后进行报名。
报名资格
本次比赛是一场轻越野形式的山海跑,参照中国登山协会《山地越野跑竞赛规则》相关规定和本届比赛竞赛规程执行。参赛者应身心健康,有长期参加越野跑步训练的基础或与比赛要求相匹配的比赛经历。根据中登协最新规定,参赛者还需满足以下具体要求:
1.报名参加42公里组:提供一年内至少一场20公里以上越野或一场半程马拉松线下赛的完赛证明;
2.报名参加30公里组:提供一年内至少一场20公里以上越野或一场半程马拉松线下赛的完赛证明;
3.报名参加12公里组:需经常性进行室外运动,具备完成比赛的运动水平和身体条件;
4.参赛运动员要求身体健康,无高血压、心脏病史及妨碍剧烈运动的其他疾病(报到时必须出具一年内县级以上医院的健康证明,检查心电图);
5.一年内参加过相应组别越野跑比赛或马拉松比赛并完赛者可免体检证明和心电图;
6.42公里和30公里组别比赛当年年龄须在18周岁以上(2007年12月31日前出生)。12公里组别比赛当年年龄须在8周岁(2017年12月31日前出生)以上,8-16周岁未成年人参赛需要其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签署参赛声明。65周岁以上选手报名需单独联系官方小助理,完成线下审核后再填报报名信息,且需直系亲属签署同意参赛函;
1.1满足以上各组别条件方可报名;
1.2以欺骗方式获取报名资格,组委会有权利取消其参赛资格且不退还报名费;
1.3凡报名成功的参赛者均视为接受了赛事规则,不得随意转让名额,一旦发现组委会将取消替跑选手的参赛资格和转让者的其他落基体育赛事的报名资格。
注:若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赛事无法如期举行,组委会将提前通知并进行相关退费处理,方案会另行通知。
特别提醒:
·赛前领取装备时参赛者必需通过组委会工作人员的现场核检,确认物品携带齐备后方可领取参赛包;
注:涉及防火区(山区,林区)严禁携带火种进入赛道。已报名选手默认为已了解此规则。
赛事组委会联系方式18663152885
工作时间:9:00-11:30 13:00-17:30
(法定节假日除外)
邮箱:RockySports@163.com官方微信公众号:落基体育RockySports
签字默认已知上述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