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年,在废墟中遇见微笑

天数:5

第1天

小圈:主要是以大吴哥王城内的庙宇及景点为主的,相对的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比较近,都是步行可以到,真个一圈下来所用的时间也比较短。游览小圈最佳的方式是骑行, 这样可以无拘无束的走到哪里停哪里。

大约路程17公里, 小吴哥看日出(即吴哥寺)、大吴哥(即通王城,含巴戎寺、巴方寺、空中宫殿、战象台阶、癞王台阶、十二生肖庙等景点)、周萨神庙-托马益农神庙-茶胶寺-巴肯山日落。

踏上单车,在古老的寺庙和破败的遗址之中穿梭,仿佛回到了那繁盛的高棉古国,体验高棉王朝的盛世。在精美的寺庙前驻足,找一棵大树乘乘凉,放放空,这样的旅行是在惬意不过的。中午,在比粒寺停下,爬上高塔,找一处阴凉的地方打个盹,轻风拂面,古寺环绕,此时此刻,你已经是这里的一部分。


#推荐景点: 

【吴哥寺】

吴哥古迹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也是保存最完好的,这里也是世界最大的宗教建筑。吴哥寺有三层,第三层被成为天堂阶梯,是需要穿过膝的衣物并且不能露肩的,并且限制人数100人,限制时间15分钟。不过一般并不紧张,上上下下的人很多,不会有排队现象。不过第三层的楼梯比较高,相对陡,游览时需要注意。一般吴哥寺大概需要3-4个小时游览。

Tips:
①因为小吴哥是最经典的看日出地点,所以人比较多。到小吴哥看日出建议早上4点半出发,5点左右就需要进入小吴哥。

②吴哥窟内有很多景点不能穿无袖上衣和过短的裙子/裤子入内,吴哥寺就是其中之一,查得超级严格,要格外注意。

 


【巴戎寺】

吴哥通王城的中心点便是巴戎寺,一共有大大小小54座神塔,每座塔的四面都刻有不同笑容的佛,这就是传说中高棉的微笑了。巴戎寺最著名的是刻在塔身的巨大的四面观音像,象征着当时高棉王国的强盛。除了四面观音像之外,巴戎寺的回廊壁画也是一大看点。1200米长的浮雕长廊令人惊叹的刻画了11000个人物。内层回廊主要为神话和宗教故事,而外层回廊则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举凡古代战争记述、寻常百姓之生活百态、洞里萨湖之湖畔风光等皆充分透露着当时之情景,绝对是不可不看的珍贵史迹。那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壁画彷佛诉说着一段段遥远的故事。
战象台阶是到巴戎寺旅游的一条观景路,战象台阶下的墙壁都是密密麻麻大巧不工的佛雕,象鼻连地,虽然已经破败但仍不失精巧,仿佛还可以忆想起当初举将封帅的场面。战象台阶旁边有一个小高台就是癞王台阶,都值得一去。


【周萨神庙】

建于公元12世纪初期索亚娃曼二世统治时期。与其北边相距170 米的托玛侬神庙为同一时期建造,二者建筑布局、结构形式完全一样。但这两组建筑为何而建,目前尚不清楚。只是在19世纪后期,驻柬法国军官迪科在发现这组建筑时,从当地人口中得知该庙是供奉周萨神(ChauSay)的,故法国人将其命名为周萨神庙(Chau SayTevoda)。 
需要注意的是,周萨神庙建筑损毁情况极为严重,且它是由中国工作队负责维修的。


【巴方寺】

巴方寺建造于公元11世纪,位于当时都城中心,距巴戎寺西北200米,紧邻皇家宫殿的南围墙,是国王献给湿婆神的国寺。巴方寺整个寺共有5层台基,在第5层台基上建有一座高约50米巨大铜皮包裹着的石塔,它比其东南方巴戎寺中央的金塔还要高,视野很开阔。由于曾经有个法国游客攀爬陡峭的石梯出过意外,现在已经建了扶梯,沿着扶梯上去一层层游览,最后一层最高的塔是不允许上去的,扶梯都比较陡峭。巴方寺的浅浮雕与其它的有所不同,因为装饰图案是雕塑在寺庙墙壁类似瓷砖的小石头上,但是因为该寺严重坍塌,很多图案已经看不清了。周围草地上也散落着一些石头,都是还未修复的但是带有编号的建筑石头。


【空中宫殿】

原名金角山,是柬埔寨吴哥古迹之一。空中宫殿虽然不如吴哥窟保存完整和出名,但在仍然是高棉建筑艺术的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是吴哥寺的前身,它包含著吴哥窟建筑艺术中几项原素,须弥山,中心宝塔,画廊,庙门阁。距离巴方寺仅0.2千米,距离巴戎寺0.6千米。


【茶胶寺】

茶胶寺是柬埔寨吴哥古迹中一座金刚宝座塔式庙宇,位于吴哥城东、塔布茏寺西北。寺庙于1000年由闍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 V)兴建,但半途而废。茶胶寺遗迹可见祭坛上的五座密檐式方塔,是高棉的第一座全砂岩石建筑,坚硬的长条青石,整齐的堆积在三层平台上,为扇山金字塔结构,五座莲花塔底层平台长120米、宽100米,中央塔高50米。


【巴肯山】

巴肯山位于吴哥遗迹西北1.5公里左右的地方,一个不高的小山坡,只有70米,但却是吴哥寺唯一的制高点。这里也可以骑象上山。如果在吴哥寺看了日出,日落在吴哥寺附近的巴肯山观看便是最佳的选择了。爬上巴肯山约20分钟即可,但需要早点排队上去因为上面限制人数300人,发号码牌的,排队的人非常多。建议4点以前上山,这样才不会抱憾而归。因为5点过后进入吴哥窟免票,会有一大波人挤向巴肯山看日落。如果看完日出奔波完一天觉得太累,巴肯山的日落也可以放在第二天大圈的傍晚去看。

第2天

大圈:是以暹粒城周边距离比较近的景点寺庙连起来的一个路线,相较小圈而言,一圈比较大,点与点之间需要用TUKTUK或者是CAR等交通工具,或者是自行车,一般来说半天的时间是不够的。

大约26公里,包括塔布笼寺、圣剑寺、皇家浴池、斑黛喀蒂寺、豆蔻寺(Prasat Kravan)、比粒寺、东梅奔寺(EastMebon)、塔逊(Ta Som)、龙蟠水池(Neak Pean)、班德普瑞寺、达松将军庙、涅盘宫等。不一定每个景点都去,完全走完太耗费体力了,,而且有些寺院的风格相似,挑一些有代表性的看看就好。


#推荐景点: 

【塔布笼寺】

塔布笼寺是吴哥窟建筑群中最大的建筑之一。19世纪被法国人发现,因为寺庙被树木盘根占据,枝藤绕檐,枝干穿于石缝,交错纵横,实难修复,故只稍作修葺保留原貌,就有了今天树寺相依的塔布笼。作为吴哥最具艺术气氛的遗迹,塔布笼寺的吸引力在于,跟其他寺庙不同,他几乎被丛林所吞噬。影片《古墓丽影》和《花样年华》就是在此拍摄的,《古墓丽影》里面朱丽追着一个小女孩而进入古墓的入口,阳光依稀照耀下来精美的浮雕,绿色的塔布笼寺又是一棵巨树,深入地下滴根系足以粉碎坚硬滴石头,多么完美滴融合,出口是西殿。 


【圣剑寺】

圣剑寺是大圈的重点,规模宏大。12世纪时,阇耶跋摩七世为供奉自己的父亲而修建的。据说当时大吴哥城正在修建,这里曾作为国王临时的住所。这里最初是佛教寺庙,而后被印度教取代,最后印度教又被佛教取代,所以看到不同教派的痕迹。迷宫般的长廊在吴哥窟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在这里的看点有圣剑的传说、珠宝镶嵌的塔、男性的象征物石器,还有层层石门、仙女雕塑,千万别错过了。


【皇家浴池】

这里是举行沐浴仪式的场所,和其它大水池一样,中央原建有一座寺庙,现在只剩了石基。当水位低的时候,可以看到池中央的寺庙露出水面。皇家浴池是吴哥窟看日出的最佳地点之一,在这里看日出的人不多,而可供作为前景陪衬的水面比吴哥寺大的多。


【龙蟠水池】

龙蟠水池是“缠绕的巨蛇”的意思,建于12世纪,龙蟠水池算是一座寺庙疗养所,在当时是一个大医院。即使在今日,柬埔寨人还是相信蛇庙的神奇药疗,虽然水池荒废已久,柬埔寨人前往蛇庙参观,也想采摘长在水池土地里的植物,拿回家做药浴。而大水池(被称为圣池)是为病人沐浴而设,现在水已经干涸。



第3天

外圈:外圈是距离暹粒城区比较远的,车程基本都在30分钟以上的景点,点与点之间距离也比较远,一般外圈一天能跑个3个点已经十分累了。

差不多150公里,主要景点有女王宫(精美的浮雕)、崩密列(吴哥刚发现时候的模样)、斑蒂萨瑞(Banteay Samré)、高布斯滨(Kbal Spean)、巴孔寺、罗洛寺群含罗莱寺等。


 #推荐景点:

【女王宫】

女王宫有“女人的城堡”之意,以艳丽的色彩和精美的浮雕而闻名于世,据说是由女性修建和雕刻的。“柬埔寨三大圣殿”之一的女王宫,建于967年的罗贞陀罗跋摩二世(Rajendravarman)王朝,而于1002年的阇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 V)王朝完成。这座印度教寺庙供奉着婆罗门教三大天神之一的湿婆。女王宫有别于其他吴哥古迹使用青砂岩为材料,大量使用红色砂岩作为建筑材料,色彩极为艳丽,也利于雕刻复杂细腻的图案。女王宫遍布精美的浮雕,有“吴哥艺术之钻”之称。

Tips:
①需要注意一下女王宫的开放时间是5:00-17:00。②女王宫最佳观赏拍照时间是早上10:30之前以及午后4:00以后,此时光线打在红砖建筑上最美,而且女王宫是一座红砂岩的寺庙,在阳光下会呈现粉红色。

 


【崩密列】

崩密列是一座小吴哥窟式的寺庙,名字的意思是“荷花池”,是一座印度教寺庙,但是它有一些雕塑都反映的是佛教的主题。最初建造这座寺庙所使用的材料是砂岩,所以很多建筑都已经损毁,而且很难再被复原。寺庙坍塌严重,被树木掩映,无路可走,就像最初吴哥窟被发现的那般模样。如果没有导游带领,你根本不知道如何穿过这片巨大的废墟。电影《虎兄虎弟》曾在这里拍摄,拍摄时搭建了栈道。由此可见,吴哥古迹中的很多景点都是深受电影导演们厚爱的,因为这里所透露出的神秘感绝对是世界罕有的。


【巴公寺】

又叫巴孔寺、巴谷庙,是罗洛士群中规模最大的寺庙。截顶式金字塔形建筑,神殿建在由五层平台组成的基座上,因陀罗跋摩一世建立巴公寺用来供奉国王的象征湿婆林迦,称之为“因陀罗首罗”,是诃里诃洛耶城的中央当时最重要的建筑。 


第4天

吴哥有的不仅仅是遗迹和历史

还可以看什么?

【来吴哥一定要看一场吴哥的微笑演出】

《吴哥的微笑》利用现代声光电科技,结合传统高棉歌舞,为观众描述了吴哥王朝历史以及古迹壁刻上的历史典故。演出套票中包含自助晚餐,游客先在微笑餐厅用餐后,进入剧院观赏表演。整台演出气势恢弘,阵容庞大,内容精彩绝伦,魔幻般呈现多维立体空间。经导演组多次实地探访、考察,还原古中腊时期服饰和场景,成为一道美轮美奂的“风景”。因此,在这场演出中,你可以看到柬埔寨的古典舞蹈, 《仪仗舞》 、《宫廷烛光舞》 、《将军舞》 、《仙女舞》 、《湿婆舞》巧妙穿梭在各章节,还原鼎盛王朝的杰作。所有舞蹈均源于壁画和经文译义,秉着对柬埔寨文化信仰的尊重,鲜明体现出古老余教的神圣感

 

【乘船游览洞里萨湖,参观水上浮村,了解当地渔民生活;在空邦鲁探索水森林,在普列托尔观鸟】

洞里萨湖也叫金边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它通过洞里萨河同流经金边的湄公河相连。湖上有数个水上村庄,因居住着大量的越南难民,被称为“越南浮村”。乘船游湖参观这些浮村,看看水上的房屋、教堂、学校等建筑,傍晚时还能领略到与吴哥窟不一样的湖上日落风情。

 

【吴哥博物馆能让你跟深入的了解历史】

对于小小的暹粒来说吴哥博物馆的规模还是挺大的,三层大楼,多个展厅,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外观也是仿照典型的吴哥建筑,博物馆的顶盖很有几分吴哥窟古塔的神韵。馆内收藏的文物是高棉王朝各时期艺术成就的代表作,均为真品。而细细品味,长廊、门坊、镶窗这些细节尽管都是深受吴哥窟设计的启发,但无不融入了现代因素。对于想要深入了解高棉文化的朋友们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好去处。

 

吴哥可以动手做什么?

【学做一道当地高棉菜】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当地的烹饪课程也越来越多了。找个半天参加一个学习制作高棉美食的课程,回家后给亲人朋友去露一手。通常集合后会到附近市场采购食材,然后在如画的热带雨林中的一间木屋里或者河边花园里进行。

 

【亲手画下你的吴哥印象】

这里因为聚集了许多画家以卖画为生而形成一个小小集市,大家都将它叫画家村。暹粒3个夜市上的画作大部分都由这里产出,一家一家淘,也许能淘出几张精美又价格公道的大作,毕竟这里是源头。吴哥窟之所以闻名,不仅仅是因为石头雕刻,还集结了建筑,宗教,文化,城池规划等古老艺术于一体。在艺术家的手里,吴哥窟已不再是单调的颜色,你可以在这里挥毫大作,展示你自已眼中不一样的吴哥窟哈,给您自已的旅程留下一点回忆。

 


 【来与孤儿院的孩子们一起互动,制作一块小小皮雕挂件】

在外圈参观神牛寺的同时,可以顺道过来小天使皮雕孤儿院看看,其实很建议大家留多一个小时在这里停留,给自已留下比回忆更深刻的记录。每位朋友限做一块皮雕挂件,会由孤儿院里的孩子当你老师协助进行,会从雕刻到最后染色一气呵成,历时1个小时左右。

*孤儿院介绍:
这座小天使皮雕孤儿院是由拉塔纳(Nhek Sirey Rattana)创办,他在柬埔寨内战时期痛失双亲,童年孤苦无依。成年后的Rathana凭着皮雕手艺自力更生,立志为孤贫儿童的未来努力。经过多年的坚持和许多慈善人仕的帮助,小天使孤儿院于2002年正式成立。孤儿院所售卖的皮雕产品全部由这里的孩子们亲手雕刻而成,这些不仅仅是他们的作品,也是他们的经济来源。售卖所得金额的20%会存入小孩的个人帐户,80%做为孤儿院的日常开支和运营成本。Rathana秉持教育的理念来经营孤儿院,他认为教育最有可以改变孩子的未来,唯有拥有一技之长,才能有机会走出困境。他希望,孤儿院不仅仅是孩子练就一技之长的地方,更是一个能让孩子获得爱和温暖的家。

第5天

吴哥餐饮多集中于暹粒中心,老市场周边一带,本地高棉菜、法国大餐、越南菜、中餐、日料、印度菜以及泰国菜等等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美食推荐:

阿莫克(Amok)

阿莫克是最受欢迎的传统高棉美食之一,几乎在各个柬菜餐馆都可以吃到。做法就是将肉类,或者其他材料裹在香蕉叶中烘烤,再加入椰汁、椰浆、柠檬叶及当地蔬菜和各种香料,然后加入主料烹制,最后盛在椰子壳或者瓷碗中,很有当地特色。一般有鱼肉,鸡肉,牛肉等几种不同种类的选择。


酱汁炒牛肉(Beef Lok Lak)

这道菜是由耗油、酱油和牛肉煸炒而成,有时还会加一些棕榈糖。传统上会搭配米饭来吸收蜜糖汁,但现在也会经常搭配薯条或者是在顶部放一个煎蛋。


柬式火锅(Soup Chhnang Dae)

传统的柬式火锅使用陶瓷锅,汤底配有香料和药材,口感清甜,越煮越鲜。类似中国的小火锅,一小锅汤,一盘牛肉,一盘鲜菜(包括几片香蕉/ 芭蕉之类的)一盘透明的小圆饼,一碟蘸料。将肉片放入火锅,将2张小圆饼转圈蘸水后放在空盘上,这时肉也熟了,放在饼上,再放上鲜菜,这时饼也软了,卷起来,蘸调料。


酸味汤(Samlor Machu Trey)

酸汤鱼这道菜是柬埔寨人民的家常菜,制作方便快捷而且口味独特。这道菜的配料包括鱼、大蒜、柠檬草、西芹、罗望子汁、豆芽、菠萝,并以糖、鱼露以及盐调味。


柬式春卷(Spring Roll)

柬式春卷与越南春卷系出同门,春卷皮用糯米做成,裹在由豆芽、粉丝、鱿鱼丝,虾仁、葱段等做成的馅外面。分为鲜春卷和炸春卷,吃时蘸以鱼露、酸醋、辣椒等调料。


柬式烤肉(Cambodian BBQ)

是一种涮烤两吃的火锅,在东南亚国家非常流行这种吃法。烤盘是圆形金属的,边上一圈凹下去是“火锅”地带,中间凸起的是烧烤的地方。在凸起的平板上面烤肉,肉的汤汁会顺着锅沿留到火锅中,更增加了汤底的鲜香程度。


法棍三明治(Baguette Sanwiches)

这种三明治在路边卖法棍面包的小摊可以买到,作为曾经法国的殖民地,柬埔寨在饮食上也受到了法餐的很大影响。这里的法棍也是经过了改良,人们把法棍从中间剖开,在中间涂上肉酱或黄油,塞入几片肉片、腌黄瓜、腌木瓜或萝卜丝、大葱等,然后淋上一层番茄酱,就成了柬式三明治了。这种“变种法棍三明治”外皮酥脆,口感松软,价格实惠量又足,非常受当地人的欢迎。


吴哥啤酒(Angkor Beer)

“吴哥”牌是柬埔寨著名的国产品牌,且产量巨大,深受游客欢迎,在大多数餐厅和酒吧都能买到,一般一瓶为660ml,售价约合人民币6-10元(参考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