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身高176,体重194,需要吃降压药维持健康的无锡跑者潘君,减肥成功后自2011年起跑马9年,首马成绩315,全马PB233,现已跑出“无锡马拉松一哥”的名头。但这位大神在去年11月将PB刷新到233后一个月,在报名门槛235,波马BQ都没法和它相比的福冈马拉松,经历了他跑马生涯中第一次拼尽全力还被收容车追着跑的紧张刺激!9年的跑马生涯期间,还有去年的福冈马拉松,他都经历了什么?接下来知行君就带大家了解“无锡马拉松一哥”潘君的故事:潘君属于易胖体质,自小就是个小胖墩,高三暑假抛开学习压力彻底放飞自我的他体重达到了194斤,对于身高176的他,这个体重已经开始危及健康,甚至一度要靠降压药稳定血压。大学时期潘君开始下定决心减肥,不过那时候他觉得一个人在操场刷圈太枯燥,因此大学时期他大多数运动时间都是在篮球场或泳池里度过。毕业之后成了公务员的他过上了朝九晚五非常有规律的公务员生活,这时跑步机才因为方便取代了篮球场,在跑步机上慢跑也成了他平日里最常进行的运动,不过他即使是在跑步机上穿的也还是篮球鞋,那时跑步还只是他的减肥手段。潘君与马拉松结缘是在2011年的一天早上,那时他吃早餐期间习惯看报纸,无意间在自己最喜欢的体育板块看到了北京马拉松的消息。由于当时报纸的体育板块鲜有对马拉松赛事的报道,因此这对于潘君来说是件新鲜事。他想着自己本来就要靠有氧运动控制体重,而且他已经在跑步机上跑了挺长一段时间了,自己感觉跑的还不错,跟一群人在大街上跑步可能要比自己一个人在家里跑有意思。看到北马消息的当天,潘君就在网上查了北马的相关信息,那时他才得知北马报名已经结束了。随后他就想,既然北京有,那距离自己更近的上海或许也有?继续查找后,他发现上马正在报名阶段。于是他直接报上了当时还不需要抽签的上马,甚至脑子一热报了全程组。毕竟是啥也不懂就敢报全马的汉子,潘君的首马赛前根本就没有针对上马做任何训练方面的准备,甚至从报名到上马的比赛开始前,他都没有尝试过路跑。就这样,几乎毫无准备的潘君站在了2011年上海马拉松的赛场上。由于当时根本不知道有配速这个概念,他就跟着人群匀速往前跑。虽然当时的潘君体重已经减到了65公斤左右没有大体重带来的负担,但由于他之前在跑步机上最多只跑过15公里,而且路跑和在跑步机上跑步感觉完全不同,因此他跑到20公里左右的时候,开始感觉到吃力了。
2011年上马参赛照
随后他凭着自己的感觉减速,平稳呼吸,晃晃悠悠跑到35公里处,此时潘君彻底使不上力气,脚步沉重没了节奏,但他依然没有停下来,咬着牙蹭到了终点。成绩最终定格在3小时15分,特别好的首马成绩!但潘君却说自己当时对成绩没什么概念,也没有多少兴奋的感觉,觉得完成比赛只是一种解脱。现在想来,没做好准备就去跑全马,这种行为对自己的身体太不负责任了。2012年扬州半马开始,潘君也和大多数跑友们一样对参加比赛上了瘾,慢慢得从一个人跑到结识当地的跑友一起参赛。单次跑量也从此前的5-10公里,提升到了训练日慢跑跑量至少10公里以上。这时对成绩还没有追求的他,不紧不慢得练着,首马成绩315的他,直到2013年北马,才终于破3,成绩2小时57分。在全马成功破3后,从asics山地马拉松全程组比赛拿到第6名开始,潘君迷上了越野跑,此后他跑过UTMF,也在汇跑越野赛无锡鼋头渚分站赛拿过冠军,在一些小比赛中能跑出不错的名次。但也正是因为参加越野比赛的影响,他的全马成绩进入了瓶颈期,努努力可以稳定破3,但成绩大多只在250-330之间。
为了提升马拉松成绩,他尝试通过简单粗暴的堆跑量的方式以求突破,甚至有段时间会强迫自己月跑量必须到达450公里。不过这种方式见效虽快,但对成绩的提升帮助有限。直到2017年,因为急于求成,他在训练时拉伤了腹股沟,休息了半年时间,他也在这段时间开始反思自己的训练方式。伤愈后他才参考网上查到的训练计划,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最终定下来这样一套目前仍在使用的训练计划:
按照这样的计划训练,到了2018年北马,潘君的全马成绩终于突破了240,成绩2小时39分47秒。而关于拿到福冈马拉松参赛资格,对潘君而言最重要的参赛经历是2019年10月份和11月份的两次突破。其中10月份的泰兴半马,潘君以1小时12分53秒的成绩刷新半马PB,并拿到了男子组第8的名次,这让他对自己的竞技状态很有信心。

好状态和半马带来的信心,让潘君又在半个月后的宛山湖马拉松将个人最好成绩刷新到了2小时33分53秒,同时凭借这一成绩获得了参加福冈马拉松的资格。

2019年的福冈马拉松报名截止后,网上就已经有跑友在议论,中国内地选手仅一人报名参赛。是的,这唯一一位中国内地参赛选手就是潘君。
这里需要知行君需要跟不熟悉福冈马拉松的跑友解释一下,潘君参赛之所以会受到大家关注,是因为福冈马拉松235的报名门槛实在是太高,并且2019年的福冈马拉松,还是日本东京奥运会马拉松选拔赛(MGC)总决赛之一,参赛机会十分难得。
为了备战福冈马拉松,潘君决定以赛代练,他特意选择参加距离自己家周边的马拉松赛事,尽量将往返路程上耗费的时间和精力降到最低,除此之外,他还参加了每年必跑的上马和杭马,每场比赛以自己的全马配速跑20-30公里,剩下的赛程则根据自己的状态调整配速,减少体力消耗。赛前他提前两天抵达福冈适应环境,值得一提的是他赛前在比赛终点处还遇到了日本选手佐藤悠基。不过遇到明星选手在福冈马拉松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比赛日那天,本职工作是中国公务员的潘君还遇到了自己的“前同行”——前日本最强公务员跑者川内优辉,还有设乐悠太的弟弟设乐启太。
赛前遇到佐藤悠基
这样一场高门槛的精英赛,参赛体验自然是一般马拉松不能比的。即使是潘君赛前一个月将PB刷新到233也只是跑进了报名门槛,从比赛开始就一直被关门兔和收容车追着跑,拼尽全力才不被关门,最终成绩2小时40分14秒。虽说这个成绩对大多数选手来说已经特别好了,但在福冈马拉松确实是属于关门选手。这一点也不夸张,以2018年福冈马拉松为例,最后一名成绩可是2小时42分36秒,而且在他后面还有一大波选手被关门。
福冈马拉松是他跑马以来第一次有这么紧张的体验,赛后他也直呼刺激。除了让他感到新奇的体验之外,潘君对福冈马拉松的参赛感受更多的是专业。除了比赛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流程和服务专业,参赛选手们的赛前热身,比赛时的战术等各方面都体现着专业。福冈马拉松是潘君2019年的最后一场比赛,赛后他就进入了休赛期,训练也调整为进行身体力量训练为主。别看潘君跑马成绩好,但他在跑步这方面最喜欢最看重的其实是跑步装备。他说比起追求成绩,他更喜欢的是穿着自己喜欢的参赛服在赛场上奔跑的感觉。
他在跑步装备方面的追求是从首马之前买第一双跑鞋就已经开始了,当时为买一双专业跑鞋,他跑遍了当地的运动品牌实体店,但由于那时候跑步这项运动在国内还没火起来,自己家周边的运动品牌店里几乎都看不到专业的跑鞋产品线,最后他是在美津浓买到了一双心仪的跑鞋。那时的潘君虽然对马拉松几乎不了解,但他自打大学时篮球开始,因为体重大,需要更多保护,因此对运动装备特别是鞋比较重视。短距离的慢跑可以穿篮球鞋凑合,但是要跑马拉松就必须穿专业跑鞋。他对跑鞋和跑步背心这两样装备尤为痴迷,大迫杰、服部勇马、莫·法拉的同款背心,现在最火的碳板跑鞋都是他的心头好。跑马9年以来,他已经买过一百多件跑马背心,两百多双跑鞋。不断地尝鲜,购买自己喜欢的跑步装备已经成了他现在除了跑步之外最大的爱好。福冈马拉松的紧张刺激,让潘君对成绩有了新的追求,那就是突破230!与此同时,他还想要完成六大满贯。
按照原计划,他现在应该已经在完成这两个目标的过程中了,但受到疫情影响,他已经错过了今年的东京马拉松,接下来他的目标是波士顿马拉松,但现在看来能否在今年如愿参赛还是个谜。至于全马成绩突破230的目标,也只能在疫情结束后找机会实现了。

看完了潘君减肥,破3,再到跑进福冈马拉松的经历,你有什么想说的?你想给自己立下什么参赛目标?你是不是也痴迷于跑步装备?现在收集了哪些跟跑步有关的物件?欢迎在留言区告诉知行君。最后知行君还得提醒大家一句,穿篮球鞋跑步,没准备好就跑全马这些行为,大家还是轻易别尝试,一定要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