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以色列,你脑中首先浮现的关键词是什么?
是耶路撒冷?
是死海?
是戈兰高地?
是漂亮精致的以色列少女?
还是睿智的犹太人?
而今天,知行君的这个故事从《圣经》开始。
公元前1000年左右,在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的战争期间,有一个叫本杰明的小伙子从当时的埃比尼泽( 也就是现在以色列的罗什艾因)跑到示罗,向自己人报信,这个故事被《圣经》纪录下来,而这个距离,正好是现代马拉松的精确长度:42公里。
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公元前490年,雅典击退了波斯后,传令兵菲迪皮德斯从战场马拉松镇出发连续跑了约40公里到雅典城传达好消息到达后说了一句:欢呼吧,我们胜利了!就倒地身亡了。而这被称之为马拉松的起源!说起来希腊人菲迪皮德斯还是本杰明的后辈呢,以色列才是马拉松的最早起源地!而就此演化出来以色列圣经马拉松,就凭空增添了诸多纷繁内涵!
其实,关于奔跑,《圣经》上有一段稍显拗口的描述:”岂不知在场上赛跑的都跑,但得奖赏的只有一人?你们也当这样跑,好叫你们得着奖赏。凡较力争胜的,诸事都有节制,他们不过是要得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得不能坏的冠冕。所以,我奔跑不像无定向的;我斗拳不像打空气的。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
人有三大敌人,第一是魔鬼,第二是世界,第三是自己,而这三大敌人最难对付的就是自己,所谓奔跑,就是在与自身体的私欲、情绪、懒惰等来斗争,所以,《圣经》和波希战争对于马拉松的崇尚也有一致的地方,那就是马拉松更重要的是精神磨砺!
还有一点很特别,圣经马拉松的比赛日期定在每年的「住棚节」期间。
什么叫住棚节? 上帝吩咐以犹太人要在棚子里住七天,“好叫你们世世代代知道,我把以色列人从埃及地领出来的时候,曾经使他们住在棚子里。我是耶和华你们的上帝”。
是的,住棚节是犹太教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是为了纪念犹太人祖先走出埃及之后,在旷野中漂泊四十年居住棚屋的经历而创立的。从犹太历七月十五开始,需守节七天。节日期间,犹太人用橄榄叶、油树叶、香桃木叶、棕榈叶和其他树木的叶子来搭这些临时的棚子,在其中进餐、待客、休息并举行宗教仪式,感谢神四十年的恩典和带领,所以也有一种说法,称住棚节为“犹太感恩节”。每年的住棚节,除了犹太人汇聚耶路撒冷之外,还有成千上万的基督徒来到这里守节,这个传统由来已久。而在这个重要的节日中跑一场马拉松,感受《圣经》的精神启迪,即便你并非教徒,也颇具意义!
这场比赛风光无限,但整个比赛路线存在起伏和较大爬升,对于选手而言也极具挑战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比赛各个项目都有完赛奖牌,不过吗,全马完赛除了常规奖牌之外还会有特色纪念奖牌!
纪念奖牌被称之为”本杰明之盾“! 啊哈,还记得知行君开头讲的那个故事吧,战士本杰明才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有纪录的跑了42公里的马拉松跑者呀,这就是马拉松的起源!
一场马拉松,一次神圣灵修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