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常在路上跑,哪有不上车?是的,知行君要说的就是跑友们见到之后,撒腿就跑的收容车。一般情况下收容车都是大巴、小巴,要不就是公交车,但总有些比赛不开寻常“车”!接下来,知行君就为大家盘点一下那些特别的收容车!本次盘点共计10场比赛的收容车,最后一辆是你们最最最期待的某国“煤车”:
1. 传统工艺:木质驴车
这辆来自陕西米脂杨家沟红色山地马拉松的收容车,全木制车厢,延续千年的经典设计,车厢上每一条划痕都是历史的痕迹,毫无做旧嫌疑。
黑驴四蹄驱动,随算不上驴力强劲,但好在有多年驾车经验的陕北老汉操控,性能稳定。竖立在车厢尾部醒目的红色横幅,清清楚楚地告诉所有选手:别笑了,这真的是收容车!不过知行君对横幅上Say Wagon的英文有点不理解,这是一辆驴车,为什么英文写的是马车?
2. 最佳升级:钢铁驴车
还是辆驴车,来自大连广鹿岛山地马拉松。但这辆驴车可以算是全面升级版!车厢大面积采用钢结构,搭配少量木板。车轮从自行车轮升级为汽车车轮,据目测应该是从拖拉机上拆下来的。这样的配置肯定要比陕西米脂的驴车更坚固耐用,可承当更多次数的比赛收容车。
3. 萌到犯规:黄牛车
蒙古追日超级马拉松的“收容车”选的非常好,最原始也最有野性,跟比赛的调性非常契合!毕竟这是场超马,收容车也要轻装上阵。这不,连车厢都不要了,直接就是一匹马!
虽然组委会这种做法比较简单粗暴,但毫无疑问,这样的“收容车”绝对是四蹄驱动系速度最快的存在,也跟蒙古草原最匹配!为啥最匹配?嗯……就是说在草原上骑马,想唱歌的话应该唱《套马的汉子》,而《喜洋洋与灰太狼》显然更适合在商场唱。这场被美国《跑者世界》杂志誉为“全球景致最为迷人的百公里赛事”正在报名中:蒙古追日超级马拉松(点击蓝字直达报名)
5. 科技范十足:气垫船
图片来自@唐三石
贝加尔冰湖马拉松所使用的气垫船,无疑是最具科技感的“收容车”。由于比赛环境恶劣,需要冰上交通,这时候不论是车还是牲畜,都不如气垫船适用。利用高压空气在船底和冰面间形成气垫,使船体全部或部分气垫抬升,从而大大减小阻力,实现高速航行。
6. 钢铁机械范:雪地车
草原上要骑马才匹配,到了雪地上,当然该换雪地车了!这辆自雪乡雪人三项赛的收容车,两条宽大的履带,机械感十足,它在雪地上行驶的能力,当然是毋庸置疑。
再看这红色的车身,有棱有角,钢板之间还能看出焊接的痕迹,车床、车灯,四四方方……越看越怕它随时可能变身!根据知行君多年观看变形金刚的经验判断,这厮很有可能是个汽车人!说不定还有小名叫哈尔滨擎天柱?
7. 与兽同行:敞篷狩猎车
第一眼看到这一整排酷酷的敞篷越野车,是不是有一种战争片的既视感?土黄色车身,尺寸轮胎……怎么看都像战地用车。但事实上,这是一种敞篷狩猎车,本来是用来观赏动物的,而现在却是非洲五大猛兽马拉松的唯一交通工具。上过收容车的跑友表示,他们在乘车回终点的路上,还看到了犀牛以及大象,也算是意外之喜了。名额太抢手,2019年报名已经满员了,2020年预约在这里:非洲五大猛兽马拉松(点击蓝字直达报名)
8. 快乐追风:小卡车
这辆来自辽宁世博园半马的收容车,车头赛事收容车的横幅,彰显着它的特殊身份,象牙白的车身每一寸都透着素净,敞篷车厢的设计让乘坐车辆的选手多了一种选择。驾驶室内的座位提供编织材质座椅,乘坐舒适,而敞篷车厢空间更大,可站,可坐,躺下……也不是不行。建议组委会给每位乘车的选手发一个小风车,让大家可以享受追风的快乐……
9. 复古情怀:铛铛车
图片来自@山东公交
青岛马拉松的复古铛铛车跟在列的这些车比起来,不但颜值高,还挺有情怀。铛铛车是以前人们人们对有轨电车的称呼,它的车头挂了一只铜铃铛,司机只要一踩脚下的踏板,铃铛便会发出“铛铛”的声响,提醒行人闪避车辆。而青岛马拉松的这辆铛铛车,其实就是一辆复古电动车,从车身造型到配色,都是满满的老青岛风。
10. 令人期待:“煤车”
来了老弟!
看到开头的时候,你是不是满脑子想着挖煤!?平壤马的收容车也挺无辜,不知道是哪个糟老头子,坏得很,非说人家平壤马拉松的收容车是煤车,只要上了煤车,下半辈子就要留在朝鲜挖煤……但其实,平壤马的收容车就是公交车!上了车不仅不用挖煤,还舒舒服服坐到终点呢,比上面的某些收容车好多了!
即便平壤马拉松的收容车不是挖煤车,但知行君劝你也不要轻易坐上去,4个半小时的关门时间,完全还是有机会不上收容车!而平壤马拉松那天,可能是你这辈子仅有的,能自由自在地在朝鲜大街上闲逛的机会!你可以在赛道上遛弯儿,看风景,和漂亮的朝鲜妹子合……有这待遇,谁还坐收容车啊?2019平壤马拉松(点击蓝字直达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