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唐先生是知行合逸的老朋友了,对,就是之前那个踢着足球跑全马的大神,从被杜老板忽悠参加贝加尔湖马拉松开始,就决定玩点儿不一样的,给自己定了一个“冰人三项挑战”
6小时,横跨贝加尔湖马拉松
60分钟,挖开蓝色冰层潜水
6分钟,零下25度裸体冰浴
冬季的贝加尔湖,和李健歌里“春风沉醉,绿草如茵”的贝加尔湖畔,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西伯利亚冷冽的寒风如刀子般,分分钟会被冻伤。2018年的贝加尔冰湖马拉松,竟然无一人完赛!来感受一下唐先生挑战前后的对比照:
这是挑战前的他
⬇️⬇️⬇️
挑战后的他
⬇️⬇️⬇️
到底发生了什么的剧情?
让我们先从第一项挑战说起
地球上很恐怖、很没人性、很冷血的赛事:
贝加尔湖马拉松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唐三石》有删减
欢迎各位跑友踊跃投稿
跑步相关类即可
题材不限
凡稿件一经采用
可获得URG压缩小腿套一双
后台回复“投稿”即可
零下30度
西伯利亚荒原
是恐怖的白骨炼狱
也是检验人类极限的赛道
贝加尔湖有一段恐怖的历史:十月革命后,沙皇残留的党羽,为了保存实力横穿西伯利亚,一百多万的逃亡大军中,有军人、贵族和僧侣以及无法计数的财宝,可到达贝加尔湖时,只剩下25万人,而贝加尔湖成为这25万人的最终坟墓,幸存者寥寥无几。
西尔万.泰松是这么描述的:“溺亡者组成了一场缓慢飘落的雪,对于惧怕腐朽的人来说,贝加尔湖是一座理想的墓穴。贝加尔水蚤会在二十四小时内清理完尸首,只在湖底留下象牙般的白骨。”
因为,这个地方实在太冷了。
有多冷?冬季湖面的最高温度也仅有-20℃,平均气温只有-38℃。如果加上臭名昭著的西伯利亚大风,体感温度有可能到达-50℃。
每年3月
横跨贝加尔湖的马拉松
是世界上“最艰难的十大赛事”之一
来自50多个国家的爱好者,在冻结的冰面上跑完42.195公里,参赛者大多都是“战斗民族”,不是叫什么诺夫,就是叫什么斯基。要么就是铁人三项的常客,要么就是越野跑神级别的人物,总而言之就是大神云集的比赛。
一时冲动的我,在好朋友知行合逸的杜老板怂恿下,报名参加了今年的马拉松,怀着满满的憧憬和天真的勇气,来到了贝加尔湖,丝毫不知道等待我的将是一场悲剧。
飞机降落在伊尔库斯克
这是个被寒冷拥抱的城市。
白雪皑皑凸显这个城市的落寞萧瑟,走在空荡荡的街头,感觉来到了寂静岭的游戏当中,仿佛随时有丧尸会出现。在这个城市生活的人们,应该已经习惯了漫长的冬天和无垠的荒原,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俄罗斯起源于白山黑水之间,习惯了建造木头房子,后来因为火灾太多才慢慢引进了石头。即便是在主干道卡尔马克思大街上,也保留了很多木头老房子,点缀着色彩鲜艳的民族风装饰窗户,给一片萧瑟的街头带来活力。
T34坦克,二战期间的苏军主力机型
喀山圣母大教堂,西伯利亚地区最美的教堂,游客必须打卡的地方。我虔诚地跪拜,希望主会保佑我明天的马拉松比赛。
俄罗斯式的幽默,你看懂了么?
赛前我才知道,代表中国参赛的只有我一个人。
原先计划参赛的4名中国选手,有三名选手退出,我成了独苗。可不能给人东亚病夫的感觉,我内心深处顿时奏响了国歌,可惜这个地方买不到中国国旗。怎么办呢,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潜水熊猫头套。熊猫不就是中国的象征么?
此时我不知道,就是这个搞笑的熊猫头套,给我的马拉松比赛埋下了一个大大的地雷。
这次我还是一如既往地“作死”,带上了足球。我的原定计划是踢着足球,带着Gopro录像,在比赛规定的6小时之内跑完。装备方面,我穿上了户外常识的“三层”保暖衣服(贴身排汗层,保温层,防风层),脚上套上冰爪,头上带了帽子和熊猫头套。
比赛随着一声枪响,开始了。
一开跑,我就懵逼了。
这哪里是人跑的路啊。一条坑坑洼洼的雪路,每一步都会陷进去,比在马路上跑起码累一倍,更不要说还有控制足球的方向了。从第一公里开始,我和足球就陷入了极大的危机之中。
我跑了这么多比赛,
从没有害怕过
但是这一次
我被西伯利亚吓懵了
我居然想踢球横跨贝加尔湖?
too young,too naive.
苍茫天地间,我不过是无垠冰雪中的一个黑点。脚下的冰爪磨刀霍霍,身上的战备迎风颤抖。我想起了冰与火之歌, winter is here. 现在我需要考虑的是,当凛冬来袭,当西伯利亚的狂风暴雪席卷赛道,在横穿贝加尔湖的比赛中,我如何生存下来?
除了艰难的赛道和凌冽的寒风,令人难以忍受的还有这一路的孤独和寂寞。
一开始我被壮美的雪景震撼,随着体力消耗,这种新鲜感会被一片白茫茫和凌冽的寒风所吞噬。在城市或越野赛中或许还有风景可以欣赏,但是在贝加尔冰湖上,这一望无际的冰雪赛道,既看不到终点,也看不到其他的参赛选手,只有自己绝望而孤单地奔跑。
比赛进行到一小时
突然间,起风了
风,刀子一样的风
大地被茫茫白雾笼罩
只听见耳边呼呼风声
跑着跑着,我的帽子不知道这什么时候被吹飞了,头上只剩下熊猫潜水头套。我开始感觉到寒冷向我袭来,大脑有点麻木了。十分钟后,我就感觉不到自己的耳朵了。这个时候,我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足球上,根本意识不到西伯利亚的寒风正在剪开我的耳朵。
当我抵达第一个补给点10公里处时,急忙补充了热饮。这时候旁边的救援工作者突然走上前来,仔细检查我的耳朵。我有点紧张,询问他发生了什么问题。他不会说英语,一脸凝重的表情,强行拉着我上了赛事医疗车。车上的医生简单地看了伤口,就告诉我一个残酷的事实。
原来,我的耳朵已经二级冻伤
下方高能预警
⬇️⬇️⬇️
事后我才想起来,熊猫头套的耳朵地方被我剪开了一条缝,是为了潜水时候方便听见潜伴的声音。就是这样的一条缝,让西伯利亚风灌了进来,对我的右边耳朵造成了伤害。只是短短的30分钟裸露,就已经是二级冻伤。
传说中的西伯利亚寒流,果然名不虚传。
救护车上的照片(左一、右一是两位医生,左二是赛事志愿者瓦莉莉)他们第一时间对我进行了紧急护理和包扎。
二十分钟的包扎后,医生劝我退赛。
我心中一百个不愿意,语气坚定地回复医生“我尊重您的决定。但是如果我退赛,会遗憾一辈子的。所以请你允许我继续比赛吧。”医生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我再给你多包裹几层纱布保暖,然后戴上帽子。你可以继续比赛,但是耳朵有继续冻伤的危险,我们对此将不负任何责任。”
获得医生的允许后,我戴着厚厚的纱布,回到了赛道上。我的足球已经被大风吹跑,现在唯一的目标就是拖着自己的双腿完成比赛。我已经浪费了20分钟的时间,现在要全速奔跑才行。
风越来越大了,仿佛整个西伯利亚在咆哮。我的脸上感觉被锋利的刀子在切割,喉咙不断吸入寒冷的空气,干燥咳嗽。我全身肌肉都在风中燃烧,有一种快要沸腾的感觉。
原来,人在极度寒冷的时候
会觉得热
我在风中加速奔跑,以430的配速超越一名又一名外国选手。他们看着我头上的纱布和熊猫头套,都好奇地瞪大了眼睛,好像我是来自外星的怪物。
我骄傲地大声喊道。
“I am Chinese Kung Fu Panda ”
(我是中国功夫熊猫)
人这一生总有几个瞬间会特别开心。明明是应该哭的时候,但是我却放声大笑了。太开心了,这才是我想象中的贝加尔湖马拉松。只有经历这样的风雪,才算来过了西伯利亚,才算完成了贝加尔湖马拉松。
然而,我还是笑的太早了。
在21公里的第三个补给站,
比赛被拦腰中止了。
组委会终止比赛的原因是:风暴来袭,比赛已经不再安全。后来的天气演变也证明了组委会决策的正确性,风暴确实越来越大,甚至行走都很困难。全部的选手都纷纷坐上了气垫船,被紧急撤离湖面。这就是贝加尔湖的风暴,瞬息万变,难以预测。
比赛中止的时候,第一名选手离终点还有8公里,已经用时了3小时10分钟。而他的马拉松最佳成绩是2小时20分钟。贝加尔湖的赛道有多难,由此可见一斑。
最后比赛组委会宣布比赛结束,凡是完成了半程距离的选手,都视同于完赛,可以领到一块完赛奖牌。
比赛结束的当天,我就被组委会送到了伊尔库茨克的医院进行护理。陪伴我的是一位温柔的俄罗斯大姐Gala。她在两天内陪我去了三次医院,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倍受感动。
笑容迷人的Gala是西伯利亚的太阳
另一方面,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的态度确实非常粗暴,我就像猪仔进了屠宰场一样战战兢兢。战斗的民族,连医院都充满了战斗的氛围。整个医院都是各种严重的冻伤或者工伤截肢,我这点小伤在他们看来就不是个事。
最后的庆功晚宴上,我头上裹着厚厚的纱布参加。由于我特殊的“大熊猫”造型,大家都纷纷前来慰问,我真的变成了国宝级的吉祥物。其实我清楚,大家只是觉得我的负伤完赛,充分体现了贝加尔湖的残酷。
选手们排着队要和我合影打卡
然后发在facebook 和Instagram
以显示贝加尔湖马拉松的残酷
三天不洗头的造型
Party持续到了午夜12点,法国的铁三运动员、日本的俄罗斯跑团、俄罗斯的彪悍大叔,来自世界各地的马拉松大神们,唱歌跳舞,好不欢快。尽管医生不让我喝酒,但是受到气氛的感染,我还是忍不住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中间这位就是贝加尔湖马拉松的创始人,十五年前他策划了这个比赛,并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比赛的收入和赞助用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他是属于贝加尔湖的传奇人物。
酒过三巡
大家相约
明年再战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冰潜=冻死人不偿命
潜水本身就带有危险性,冰潜的危险性就更高了。零下的水温容易让人在水下失温,每年因为身体骤冷或是呼吸器冻结导致死亡的人数不下数百,国内经常玩冰潜的人也寥寥无几。冰潜首先需要有非常丰富的潜水经验,和两个老搭档组团打怪,准备三天拿到干衣证和冰潜证!
冰潜分几步呢?
第一步,喝很烈的伏特加
战斗的民族,
超市里面都是伏特加,
每一瓶都试一下
才算来过西伯利亚
第二步,用电锯开个冰洞
战斗的民族就是不一样
厚达1米多的冰层
二话不说就锯开了
第三步,闭上眼睛,勇敢跳下去。
喝多几口伏特加,可以暖身
但是喝醉了,在冰底下横冲直撞
碰到小鱼小虾就不好了
冬季不管水面之上的温度是多少,冰下的水温始终保持在零下1度左右。为防止二级头冻结,第一口呼吸一定要在水下进行。除此之外,在水下一定要把握呼吸的节奏,由于空气流量和一级头的温度成反比,所以切记不要呼吸过度。
闭上眼睛
JUMP
欢迎你
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我调整呼吸,睁开眼睛。哇喔?太美了。
阳光透过冰面射入海底,散发出一种绝美的光泽,冰块如同跳动的宝石,晶莹剔透,如梦如幻,美不胜收。清冽的海水能见度达到二十米,仿佛阿凡达的世界。我这辈子没有见过这么纯粹的蓝色。
向前游动,
我们离洞口越来越远,
恐惧开始袭击我的内心。
其实对于封闭空间的冰潜而言,心理的强大才是决定性因素。因为从冰洞下去,出口有且只有一个,整个冰面之下就是一个庞大的迷宫。如果没办法克服内心的恐惧,就非常容易出事。
对付恐惧有两种办法
第一种,假装忘记它
它会潜伏在你心里的角落
蠢蠢欲动
第二种,勇敢直视它
倾听自己扑通扑通的心跳
然后享受战栗的快感
没错,我选择了第二种方式,咽了咽口水,把一些负面的情绪和想法抛在脑后,尽量让自己的呼吸均匀,放松四肢,去感受心跳的声音,感受湖水的浮力,慢慢地,整个人的情绪就放松了下来。
Dima教练带我们游了一阵子,看见我们两个人的状态稳定,呼吸均匀。于是就开始教我们玩高难度的倒立动作。他倒过来后,头朝下脚朝上。如果把照片倒过来看,就像踩着冰面上一样,那样子实在太酷了。
我要开始踢球了
我曾经在很多地方踢足球
6500米的雪山、100米深的地下洞穴
荒凉的纳米比亚沙漠、城市马拉松
在水下踢球
这辈子是第一次
要实现水下踢球,唯一的方式是冰潜。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足球在水下是正浮力,只有在冰面之下才能避免足球浮上水面,解决了这个浮力问题之后,就是人如何踢球?同理可知,人只好倒立着,才可以在冰面之下踢球。
这个倒立操作的难度可想而知。我第一次尝试,由于鼻腔进水,喝了一肚子的冰水,冷的我直哆嗦,拼命地发抖。
暂停休息过后,我鼓起勇气重新尝试,20分钟后,经过一次次失败,终于成功完成了倒立踢球的任务,这时候我感觉又累又冷,整个人难受到了极点。
时间过得很快,三天的冰潜课程结束了。
我和丹阳都顺利地领到了干衣证和冰潜证,曾经钻过的冰洞已经覆盖上厚厚的雪。坐着边上的冰块上,看着缓缓下落的冬日暖阳,好好地喝上几口伏特加,忽然有一刻,感觉自己的魂魄也被这片荒野摄去了,大脑一片空白。
我突然有了冲动,想像西尔万.泰松一样去拥抱贝加尔湖。那么还有什么方式,比脱下全身衣服,跳进湖水里,更加纯粹的呢?
在跳下冰池之前,我清楚一个物理常识:人在水里失温的速度,是空气中的20倍,所以在一分钟之内我就面临轻度失温,心脏跳动的频率将会超过130-150次每秒,甚至会出现心肌梗塞。
在水里的每一秒,都是极限的肉体考验。
我在雪地里架起了帐篷,用于沐浴前后的更换衣服。然后绕着帐篷跑了五分钟,提升自己的体温,让手脚都热起来。
所以
死就死吧
我以最快的速度脱了衣服
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向冰池跑去
毫不犹豫地
跳了进去
第一秒,我发出了狼一样的嚎叫
~呜喔喔喔~
全身血液都沸腾了
十秒钟,头皮发麻,心脏加速
一分钟后,下半身没感觉了
三分钟后,全身已经麻木了
这应该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四分半。
可恶的丹丹阳这时候还在慢悠悠地选择构图,并且不怀好意地指导我:“同学,你的表情应该愉快一点,眼睛睁大一点。”我努力的维持微笑,心想这时候我的表情应该很难看吧。四分三十秒左右,我实在支撑不住了,一种毛骨悚然的恐惧从心里升起。我用尽全力支撑冰面,爬出了冰池。
如果多待一会儿,我会提前进入更年期。
奔跑回到帐篷里,我全身发抖,蜷缩在毛毯里十分钟才缓过神来,我一辈子都没有这么冷过,直到今天,我还记得那种深入骨髓的寒冷。然而,当身上的雪融化,血液重新流淌,我感觉西比利亚的古老力量注入了我的身体,在咆哮奔腾。
寒冷和孤独是这片土地的主题。
当你习惯这里的温度之后,寒冷就不是问题了,孤独呢?也有它可爱的一面。譬如你有很多时间去思念亲人,去思考人生,去冲一杯咖啡,去看一本书,去感受时间慢慢走过的痕迹。
一切都沉静下来
你会听见一些声音
季风吹落屋檐的雪
候鸟飞过树梢
听见太阳升起的声音
听见想念的声音
这样人迹罕至的孤独,像迷幻剂一样,深深吸引着我,让我一次次地走出自己的城市,走到那个未知世界里去。但异国他乡的风景,纵使在依依不舍,还是要说再见。
没说完的故事
就留在西伯利亚的风里面吧
跑最冷的步
受最惨的伤
喝最烈的酒
交最好的朋友
才不枉来人间这一趟